这是Alpha在知乎的约稿。其实我并不擅长这个话题,比我好的多的答案也有很多,但我不耻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否则就不能进步了。
开宗明义。韩寒希望《南周》成为北方报业的典范,只是他一厢情愿,或推崇或指谪,见仁见智。儒家文化认为孔子是万世师表,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就绝对不会同意。我本人希望《史记》成为所有史书的典范,司马光就不会同意,而司马光身后批评《通鉴》史观的也大有人在。也许,典范这种东西本就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
而对于《南周》的转变,或者说“畸变”,作为一个近年来为工作、生计纠缠的社会人,我想从与意识形态无关的角度看南周的变化。
我曾对一位供职于《东方历史评论》的朋友说:“有抱负的文人还是应该做大众媒体,最好的记者在最前线做读者最多的媒体”。《南周》想必是中国读者最多的纸媒之一,也不可谓不居最前线,不过队伍良莠不齐,与“最好”想去甚远。这里有政治因素,但我相信非政治的更多(政治迫害只能除掉部分好的,并不代表你必须用坏的来取代)。如果说互联网的普及是新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了挑战,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把匕首架在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脖子上。民众不应强求最好的媒体人甘于清贫、坚守在江河日下的传统媒体。转型的典型是前经济部副主任李甬,他在2005年加入网易,后担任门户事业部总裁,可以说是网易“有态度”的奠基人(且不说态度是否正确)——南周的手机端我试过(Android版的),用户体验很糟,无论文章写得如何,我都不愿去读。
我的这位朋友高中毕业后留学英美,学习历史和法律,算得上知识分子,也可划为自由派。他曾喜读《南周》,现在却划清界限了。包括他和他《历史评论》的同事在内(如离开《经济观察报》的许知远),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学者,记者,媒体人,都可以在新媒体中找到氛围更自由、待遇也更好的工作环境(这位朋友兼在某外国刊物的网络中文版写专栏,稿酬就比《南周》更高)。二十一世纪初一个记者想要揭露黑砖窑的存在,只能寄希望于《南周》这样背景强大纸媒,而十年之后,一条长微博就可以引爆互联网。如平度纵火案,3月21日凌晨案发,天亮时互联网上已经有铺天盖地的消息,四天后,青岛市公安局便宣称案件告破(当然这肯定是草草结案了)——若在十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面对新媒体,以及向新媒体转变的传统媒体同行的夹击,《南周》既无力争夺最优秀的学者、记者、媒体人,也失去了在新闻报道上的时效性,更没有《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官方口径。有的,只剩下一面自由派旗帜。如果不能完成向新媒体的转型——《纽约时报》和《华尔街邮报》且不说,同属南方系的《21世纪经济报道》都堪为《南周》的典范,看一下各自的网站便知——《南周》还将继续畸变下去。
附带谈谈《南周》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对涉世未深的人很有感召力,然而阅历稍微多一些,便觉得这口号浅薄了。你可以从一份报纸中读懂美国,读懂欧洲,读懂印度么?恐怕不能。中国跟美国、欧洲、印度差不多复杂,可能更复杂。《南周》充其量传递一种态度(是的,我的确认为网易的口号很好,至少是口号很好),不可能让人读懂中国,甚至时常引人至迷途。能够独立思考是必须的,否则读什么都难有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