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Chapter3.写剧本还是写代码?

  翻看三年前的日志,就知道了什么是年少轻狂。尽管现在的自己既不算老,也远远谈不上成熟,可是比起三年前的自己,从生理到心理都实打实地老了三岁。

  高考结束到获得通知书的那段日子,家中气氛风起云涌。我差一点去学建筑,差很多没有去学新闻,最后阴差阳错地学了计算机。虽然并不是很在乎自己学什么——建筑、新闻、计算机都在兴趣范围内,可是,学了大半年的计算机以后,突然想转专业去写剧本,着实有些疯狂。

  非要追根溯源的话,家父恐怕脱不了关系。作为一个从事过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民教师,他身上纠集了一个文学青年/中年对写作的热爱与自负。陈列满文学作品的书柜、“背五十首唐诗换一个足球”的启蒙教育、把儿子饱含着错别字与幼稚思想的作文修改后发表在三教九流的报刊上的虚荣……在此般“书香门第”的熏陶下,我不可能不尝试去写点东西,尽管自己从来最崇拜画家和物理学家。

  我的成绩应该不算差,绝没有所谓的因为走投无路而转专业的心态。可大一下学期伊始,当我在得知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时,依然毫不犹豫地申请转往“影视戏剧文学”专业。刚开始,我是如此自信/自负,心想“哪怕一百个人取一个,我也会被选中”;后来走进笔试考场,发现包含我本人在内,一共只有五个学生竞争四个名额,自信心达到顶点;在答卷里写了篇背景放在大航海时代的短篇小说,离开考场的一霎那,自信心已经爆棚。

  最后,我毕竟是失败了。五个人里选了三个,哪怕名额没有录满,我依然被排斥在外。打击过后,我面带微笑地去讨个说法,那位美丽的女考官告诉我“你的故事很好,但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当时不理解,而现在我懂了。中国需要的是《康熙微服私访记》和《士兵突击》,而不是《罗马》或者《24小时》——哦,我这是自我安慰啊;可是,从那次转专业失败以后,除了《大明王朝1566》以外,我真的再也不看国产电视剧了。更有甚者,后来我读了《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大传》和《明朝那些事》,觉得连《大明王朝》也是垃圾。我想,如果自己再多读点书,恐怕会吧《汉武大帝》和《雍正王朝》都否定掉(不过,《走向共和》的形象应当永远屹立不倒)。

  转专业失败以后,我有意无意地彻底与“文艺”绝了缘。我还是在画画,还是在写小说,但绝不把它们当做事业。拜进步一日千里的互联网所赐,我可以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美剧、BBC和NHK的纪录片、NBC转播的奥运开幕式——然后我安慰自己“如果我转去写剧本或者纪录片的文案,是要和这些人竞争的……”。不仅如此,读过《光荣与梦想》,自己连回归新闻业的念头都断了。尽管国内有位年轻的新闻记者说,纵观美国新闻史,其实《光荣与梦想》并非第一流的作品——但是,哪怕是这样一部并非一流的创作于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国内至今未见水准与之匹敌者。

  如此想来,对我而言,写代码确实是最安全的。我不用担心自己敲出来自字符会被广电总局或者新闻出版署审查,也不会因为“文人相轻”的传统而与同业竞争者大打笔墨战争。狭义上说,大家都在写代码,你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你就比别人强;即使别人同样可以解决,你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出最高效的解决,你还是比别人强。广义上说,在这个行业里,要想混碗饭吃是很容易的;要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相比于潜规则和政治约束丛生的娱乐圈和新闻业,这个世界要简单得多;最后,比起挣钱来,从世界范围看,IT业确实配得上“天道酬勤”四个字。

  在IT业跌打滚爬过的人都说,“写代码只是最低级的工作,制定标准、设计结构,这些才是上档次的事业”——我了解,所以必须走。大学的四年是认识世界的四年,不只影视、新闻或计算机,相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通过四年的学习,认识到在本专业中祖国与世界的差距(也可能是优势)。身边多数同龄的弟兄,或者已经走了,或者即将走,或者打算走。四年以前,可能我们中某些人就已经立下了长远的目标,但是总体而言,大家对留学热情绝不像现在这样强烈。四年以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如此显著变化,很难分清国家、大学和我们自己三方各自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我们绝不是因为爱慕虚荣或者找不到工作而去海外“镀金”。我能肯定,我们都是有追求的人,多数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都泯灭了理想,但是我们没有。有些人离开是选择逃避,有些人离开是只去修行,我们属于后者。

  不管怎样,如今看来,计算机都比戏剧影视文学出国更靠谱;从就业市场来说,计算机也比新闻更容易在海外立足——毕竟,中国的程序员和美国、印度的程序员使用同一种语言写代码。写小说/剧本的兴趣我是不会放弃的,感谢广院的拒绝,帮我打消了以此谋生的念头。这笔帐/恩情,我们以后再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